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开启教育发展新篇章!

原作者: 博智大数据 来自: 博智大数据公众号 收藏 分享 邀请

正如《教育2030议程》中指出的,“要关注教育和学习质量”。各国教育应该规划好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路径,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确保教学环境的可靠性,增加教育支持服务的广泛性。

人工智能所引起的教育教学的变化

第一,人工智能改变学习,助力个性化培养。

人工智能可以有效支持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使学习方式从统一步调、统一方式、统一评价的班级“集体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在一些学校和校外的辅导机构中,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选择地点、资源、学习方式,甚至选择教师,为其提供额外辅导、课程资源和支持服务。在某些学校,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有效支持小组合作学习,比如通过“试错学习法”,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可以为每个学生“画像”,记录学习计划和成长轨迹,识别学生的长处、弱点和学习偏好。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教师梳理辅导学生的经验,包括资源遴选和路径选择等,以实现个性化学习的规模化效应。而个性化培养与规模化教育正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倡导的内容。

第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降低教师负担。

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创造一个更好的专业环境,让他们为有困难的学生投入更多的支持。“双师模式”是目前比较典型的做法,即教师和虚拟教学助理并行工作,“助理”可以完成教师的一些机械重复工作,如作业批改、简单测试、资源寻找等,也可以帮助管理教师的日常任务,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一对一的交流。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存在以下四个境界:教师学会基本的人工智能知识和原理,能判断哪些资源和工具使用了真正的人工智能;教师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既提升教师的学科能力,也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以发现人工智能对于教育教学的“实际”作用;教师能将人工智能用于学习和教学的经验传递给其他教师。

第三、人工智能优化管理、改善教学治理。

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各级教育部门治理和学校管理。在各级教育部门治理方面,首先,采用基于证据的方法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教育数据收集和处理,增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例如,应用智能技术来分析和动态模拟学校布局、教育财政、就业渠道、招生选拔等教育子系统及其关系的演变过程,为国家教育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及教学制度提供改革方案和决策依据。其次,利用人工智能在校际、区域、国家和全球等范围收集、分析教育数据,全面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同时促进和管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在学校组织和管理方面,首先是内部管理,人工智能助力学校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和质量管理,改变生源招募、培养过程和师生服务方式;其次是外部联系,人工智能帮助学校改善与家庭及社会的信息交换及互动方式。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愿景

当前,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的有效支撑手段。例如,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探索新型教学形式、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智能驱动教育创新发展;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教学应用、拓展教师研训应用、增强教育系统监测能力等。新时代教育系统将从多个维度迈向智能化,加快人工智能与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家校共育、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公平等融合,实现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的学生学习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已成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学习呈现出精准化、拟真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一:精准化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分析、过程可视化和实时预警;二:拟真化体现为教学情境的强交互性和高仿真性;三:个性化体现为学习服务的自适应支持,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算法等可以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的自适应推送,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

高质量的学生发展

顺应人工智能发展潮流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教研势必要向以数据为基础、以画像技术作支撑的智能教研迈进:一:基于数据,人工智能赋能教研“外显”的管理、评价等,提高教师的教研效率与质量。二:画像技术能够有效服务教师精准教研。有专家指出,教师画像对教师行为特征进行客观表征、准确发现、动态预测,既有助于教师自我诊断、评价教研绩效、反思教研过程,也有利于教育决策者对教研活动的循证管理和监控。

高质量的学校建设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使得当前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未来学校”呼之欲出。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学校将具有以下新特征:首先,人机协同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形态。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替代、增强、调整、重构的作用,引发学校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重构学校教育生态。其次,学校强调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人工智能赋能的未来学校,将更加注重师生的个体差异与体验,以智慧“诊断”作为提供人本服务的依据,以“富媒体”化形式提供多样服务资源与服务路径。最后,校园用户的安全性作为智能服务水平的评价要点之一,用来保证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高质量的家校协同

人工智能为解决传统家校合作中教育场景分离、信息不对等、合作沟通不深入等问题提供了可能,同时合理的沟通形式对家校合作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等多元育人主体相联结,通过智能系统形成教育闭环,可以打通物理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家庭、学校与社区,创新家校联动育人模式,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家校之间的无缝互联和协同共育。

高质量的教育治理

利用智能技术支撑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校、政府、社会等多主体协同发力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的突破,教育管理手段由基于经验的模式转向以证据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形成人技协同、“校—企—政”协同参与的决策模式,以教育管理数据促进管理透明化,以明确计量、科学分析、精准定性提高教育决策的透明度、科学性和预见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监测和预警功能,支持建立教育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当教育教学中实时状况与预设条件不一致时,预警系统即可启动,帮助管理者和教师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实施紧急预案,以此来降低因问题发现滞后而造成的损失。

高质量的教育评价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正走向教育评价改革的主战场。在评价方法上,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等技术突破了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性,使学生知识测评和能力评估向过程性、动态性、高阶性、综合性转变,有助于推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实践探索,评价方式更加精细多元。

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公平正由起点公平迈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需求的过程公平和充分发挥个性潜能的结果公平。人工智能帮助改进学习效果,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加速推动教育迈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核心动力。人们对教育的期待不再满足于“有学上”和配齐教育资源,而是更加关注“上好学”和配好教育资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急需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的创新。构建学生精准画像,为教学提供数据依据,将促使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成为教育结果公平追求的终极目标。人工智能通过精准帮扶和多样化优质供给,使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怀进鹏部长在2021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指出:教育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有机融合,对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我国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要求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打造新型教师队伍、探索智慧教育模式、构建智能学习环境、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

在应对新技术新挑战、擘画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的过程中,苏州博智也将顺应时代的浪潮,依托自身核心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优质的服务,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粉丝0 阅读1494 回复0
推荐资讯
精选资讯
阅读排行
精选案例展示